怎么看孔子: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由电影《孔子》引出的思考
周桂钿 2010-01-26

  近几年,我审读过多种电视连续剧《孔子》剧本,感觉多数不好,主要的问题是对孔子、对儒学、对古代社会不了解,按现代人的思想胡编戏说,没有同情的理解,也没有敬畏的态度,把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随便编排、糟蹋,这是不能让天下中华儿女容忍的。近日,我在北京大学看了电影《孔子》,总体上感觉不错,不过,对于孔子的思想、智慧揭示得还很不够。因此,对于怎么看孔子这个问题,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电影《孔子》基本做到了“尊重圣人,不搞戏说”

  我曾三次参加审读《孔子》电影剧本,觉得电影剧本比电视剧剧本要好一些。在筹拍《孔子》期间,孔氏宗亲总会发表声明:对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提出“要尊重圣人,不能搞戏说绯闻”。电影请周润发扮演孔子。对此,网上议论纷纷。这些很让我担心。但是,我看了以后,觉得没有太大问题,基本上可以过关,基本做到了“尊重圣人,不搞戏说”。只是编剧方面仍然有一些细节,值得推敲。

  比如电影中孔子说,子产是“先师”,老子是“尊师”。其实,孔子与子产没见过面,只是听人家传说子产“不仁”,他也没有表示态度。后来听说子产弥留之际跟他的接班人说治理国家有宽猛两法,宽如水,猛如火,人死于水多,死于火少。因为火使人畏惧。只有圣人才能用宽的方法治国。孔子听到这个信息后说:“再有人说子产不仁,我就不相信了。”并且从此得出这样的体会:宽猛相济,政治才能和谐。后来四川成都武侯祠有一对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猛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里讲的“宽猛”就是子产、孔子说过的。孔子知道子产的死亡。孔子可能小于子产。这里没有师生关系。孔子问礼于老子,这是一次请教,也不是师生关系。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那么太庙里的许多人也都是孔子的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跟孔子一起出游的弟子就不止三人,那么,很多弟子就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学无常师”,也是这种意义。毛泽东曾说要当群众的学生,我们不能说哪个普通百姓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黎锦熙是毛泽东的老师,就不是群众那种“老师”。

  另外,有一处说卫灵公要给孔子俸禄“六万石”。这个量是否多了点,不知是否有典籍根据。汉代郡太守俸禄是二千石,司马迁任太史令,俸禄只有六百石。二千石以上就是高官,因此董仲舒建议,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每年有责任向朝廷推荐两个人才。汉朝盛世,富裕得很。卫国是春秋时代乱世的小国,相当于一个郡,全国赋税收入未必有六万石。卫国能给孔子六万石?这值得怀疑。

  怎么看孔子——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怎么看孔子?本来就是相当复杂的问题。汉代就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当政者独尊儒术,奉孔子为大圣人,于是就有人将孔子神化,说他“前知千岁,后知万世”;“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王充提出许多实例进行辩驳,说明孔子是圣人,不是神,其感官与常人一样,只是思维灵活一点,想得深刻一点,但不是神,他也有许多不知道的。

  经过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再到“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将孔子儒学全面否定。将近一个世纪整个民族差不多都在批孔批儒的文化氛围中度过的,影响了几代人。“五四”时代以后出生的知识分子,现在都是老权威了,虽然有此变化,但有些人仍然对孔子儒学持基本否定的态度,对80后、90后涉世不深的青年来说,有莫大的影响。这是二十世纪批孔批儒的后遗症。现在,如何看孔子,就形成了更加复杂的情况。

  我对“怎么看孔子”的几点看法

  孔子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他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怎么看孔子,我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孔子是一个好学深思的正常人,不是神。孔子的感官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异功能。他对于过去的知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他自己所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敏捷地去追求知识的人。他对自己会许多技能的解释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孔子少年时代低贱,所以掌握许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的。孔子又说:“吾不试,故艺。”(同上)他说由于自己没有当官,所以学会一些技艺。这些话联系起来,明确表达了他的看法:年轻时地位卑贱,所以学会很多技艺。青年时代地位优越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多技艺。他十五岁开始有求知的欲望,立志学习,以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按这个说法,孔子的思想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境界也是逐步提高的。他就是悟性比较高,学习勤奋,爱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就是这样一个好学深思的正常人。

  其次,孔子不是普通人,而是圣人。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就被称为“圣人”。古代常称圣贤,高于普通人,就是贤人,智慧最高的人就是圣人。孔子是中国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整理六经,创立儒学,奠定中华民族精神。少年时卑贱,壮年不得志,是孔子成为圣人的重要条件。正如司马迁所说:“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孔子在陈国、蔡国的时候非常穷困,才激发他以后去撰写《春秋》。经过磨难,发愤学习,使他通向圣人。这是祸转化成福,坏事变好事。按孟子的说法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两千五百年前,与孔子同时代的很多人“身与名俱灭”,而唯独孔子名声久传,而且远播海外,就因为他是圣人!将孔子当为神,或者贬为普通人,都是不合适的。毛泽东不同意将中国共产党党员“混同于普通老百姓”,我也不同意将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孔子“混同于普通老百姓”。

  第三,孔子的思想有精华与糟粕。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来检验、判断。孔子的思想以及其他任何思想,能解决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社会效果是好的,那就是精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会产生坏的影响,那就是糟粕。这就是社会实践检验真理的原理。时代不同,就要与时俱进,因此,精华不是固定不变的,所谓的“糟粕”有时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里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原理。

  第四,对孔子的话,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精华与糟粕有一定的标准,但其中还有复杂的情况。对于孔子的话,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作出正确的理解,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是非的判断。理解不正确,就不可能有恰当的分析评价。脱离历史环境,也很难作出适当的评价。例如,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有人认为,孔子提倡学习为了自私自利,提倡极端个人主义。这是误解。事实上,孔子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德、智、体诸方面,不是做给让别人看,说给别人听的。现在,有一些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而像手电筒那样光照别人;有的人学儒学,只会跟别人讲,自己并不相信,对自己的精神和行为没有任何作用。如果理解不正确,自然就不可能正确评价和恰当运用。批判孔子儒学,多是理解不正确的,或者无意误解,甚至故意曲解。有些人喜欢告诫人们:要注意孔子儒学的“糟粕”。实际上,究竟哪些是糟粕?他也说不清楚。有的说“中庸”是糟粕。这也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是反对过与不及的,是反对走极端的,应该是符合辩证法的。

  第五,对孔子创立的儒学需要深入研究。孔子创立的儒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儒学并非全部有用,对它要进行深入研究。诸如哪些有用,哪些可用,哪些经过改造重组可以使用,哪些经过重新阐释仍然有价值,哪些思想在某种场合可供参考等等问题,都需要研究。不研究,随便下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要知道,研究传统文化目的在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不研究,只能照搬,不行!只有研究,才能领会精神实质,这是关键。再好的思想,只会照搬都不行。马克思主义是高水平的科学理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与运用,只会照搬,产生教条主义,也会引导走向失败。同样道理,孔子儒学是高水平的学说,如果只会照搬,在历史上也有过失败的教训。仁义可以治天下,照搬儒学仁义的也可能乱天下。孔子讲和谐,不是无原则的。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乡原”指不坚持原则的人,与社会坏风气同流合污,好像是好好先生,实际上是败坏道德的人。毛泽东称这种人是“自由主义者”。当然,也有人对儒学的经世致用有担心,怕会被别人利用。但是,如果不提倡儒学的经世致用,我们还要儒学干什么呢?这也违背儒学的基本精神!(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