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暨校本课程研发”校长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2-09-27

  9月25日,2012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暨校本课程研发”校长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隆重举行。会议针对育灵童教育集团、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对中小学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何研发特色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来自北京市100多所中小学的百余名校长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育灵童教育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共同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王本陆教授,北京育灵童教育集团总裁李家宝先生,育灵童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李灵玲女士,育灵童教育集团校园文化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资深设计师曲喜兴先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来自北京市100多所中小学的百余名校长齐聚一堂,和与会领导及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本陆教授为大会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本陆教授为大会致辞。他从教育科学理论出发,介绍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王教授指出,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当前的教育正在转变为一种精致型的、内涵式的教育,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只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学校真正变为教育的场所,才能打造真正的、高质量的、有品位的教育。


育灵童教育集团总裁李家宝先生发言

  育灵童教育集团总裁李家宝先生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他指出,学校只有推行特色教育,才能形成自身的品牌。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既重“里子”,又重“面子”。所谓“里子”,主要指学校办学精神和校长办学理念的提炼,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学校文化活动的设计、教师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是贴近和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层需求。所谓“面子”,则是指学校人文环境的创设,也就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对此,育灵童教育集团秉承“文化建设不等同于校园装修”的理念,立足于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同时兼顾艺术性和教育性,力求通过文化环境的创设来展现每所学校的“内在之魂”,使之获得一个灵动而独特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内化为教师、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以文化人”的教育意义。


育灵童教育集团校园文化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资深设计师曲喜兴先生介绍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果

  育灵童教育集团校园文化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资深设计师曲喜兴先生则用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育灵童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曲经理所选取的案例中,既有外省市的一些学校,如江苏赣榆实验小学,也有北京本地的一些学校,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东城区北池子小学、海淀区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海淀区彩和坊小学、房山区石窝小学等。在设计上,既有学校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也有校园区域的设计;既有园林景观、专业教室的打造,也有校训校徽的设计。它们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引起了与会校长的极大关注。


育灵童教育研究院院长李灵玲博士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为会议作报告

  育灵童教育研究院院长李灵玲博士围绕“校本课程研发”的主题,与参会校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指出,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创新的重要形式,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学校不能在校本课程的研发上做出成绩,就难以推进学校的教学创新,容易使学校变成亦步亦趋、没有生气的学校。在当前学校自身可支配资源较为短缺的情况下,学校依靠校外的教育科研机构开发校本课程,是一种较为实际而可行的选择。李院长介绍了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的教研团队、所依托的强大科研力量以及丰富的研发经验,介绍了育灵童教育研究院业已确立的一套独有的课程开发系统,并且根据校本课程研发的不同价值取向,向大家展示了以校园文化为主导、以学科应用为主导、以学校特色发展为主导等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研发的典型案例。对这些各具特色、质量上乘、设计精美的校本教材,校长们极为认可,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会后,校长们普遍反映,此次研讨会很有意义,自己深受启发,受益良多。其中,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育灵童教育集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研发两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他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些最新成果,很好地将学校的办学精神和文化底蕴挖掘出来,而且赋予了创意十足的表现形式,实现了教育与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因而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在校本课程的研发方面,他们认为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开发的教材,既贴合学校的需求,体现学校的特色,又达到了教材的科学性要求,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真正体现出了校本教材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