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小学古诗文课内教学观摩与课外拓展研讨培训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27

“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5月23日至2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主办,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承办,北京育灵童教育研究院、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沈括小学协办的“2024全国小学古诗文课内教学观摩与课外拓展研讨培训会”在杭州市余杭区沈括小学成功举行。200多位小学校长、教学主任和一线语文教师围绕着“小学古诗文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的主题,观摩语文名师的示范课,听取专家主题分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本次活动同时在线上面向全国直播,会议举行期间全国累计有近万名教师围观。

赵志祥课外古诗词诵读.jpg

本次活动内容分为小学古诗文学习的内容体系构建、小学低中高学段古诗文示范课、名校古诗文教育经验分享以及吟诵的教学运用等板块。与会嘉宾包括: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工作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自力;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冷卫国;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原深圳市教科院教研中心副主任,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中华吟诵协会理事,当代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陈琴;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家庭教育高级指导教师,著名特级教师吴福雷;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方鸣;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院长徐志平;北京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林志明;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余杭区沈括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施金泉等。 

23日上午,培训会在沈括小学“百人诵读《满江红》”和“原创群舞《渔猎图》”学生展演的热烈氛围中开幕。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工作委员会主任马自力教授,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冷卫国教授,以及余杭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方鸣分别为本次会议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展演图.jpg

 随后,北京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志明博士首先做了题为“小学古诗文拓展的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的主题报告。林院长从当前古诗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与高考试卷中比重提升的现象入手,指出了古诗文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中小学古诗文学习所面临的两大问题:“学什么、教什么”和“怎么学、怎么教”。针对这两个问题,林院长提出要构建小学古诗文学习的科学体系,厘清小学古诗文课外积累的实施路径,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近期所推出的小学《古诗文300篇》,正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他详细介绍了《古诗文300篇》的六大编撰特色,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诗文与经典相结合、诵读与理解相结合、文本与文体相结合、文学与国画相结合;介绍了该读本的使用场景和配套资源。最后,林院长强调,学校有《古诗文300篇》,就能将古诗文课外拓展与课内的古诗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学校有抓手、家长有帮手,推动古诗文学习拓展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林志明近景.jpg

中华吟诵协会理事,当代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陈琴老师带来了吟诵观摩课《芙蓉楼送辛渐》。她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平声、仄声、韵脚等知识,学习以平仄规则读书的吟诵法;继而通过吟诵,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楼送辛渐》的文字、情感乃至于诗篇背后的文化意义;最后,带领学生认识诗人王昌龄的诗坛地位、七言绝句的诗体特点等。在陈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仅仅通过一堂课,不仅读懂了《芙蓉楼送辛渐》,了解了诗人王昌龄,也初步认识了学习诗歌的有效方法——吟诵法。课后,陈琴老师做了“诗歌一半的灵魂在歌中”的主题报告,强调学习经典要做到见字能歌,把吟诵作为古诗文的学习方法。陈琴老师分享中声情饱满的吟诵与对丰富案例的激情讲解,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位老师。

陈琴芙蓉楼送别辛渐.jpg

下午,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氏吟诵”传承人章灵泓教授带来题为《古诗文吟诵例谈》的报告。章老师指出,吟诵古诗文首先要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在作品中倾注的独特情韵内涵,然后决定作品一字一句的具体吟诵方式。在详细分析每首作品的情感内涵后,章老师声情并茂地吟诵了《春江花月夜》《峨眉山月歌》《中秋月》《春夜洛城闻笛》《临路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钗头凤》《点绛唇》等作品。在她的精彩吟诵声中,与会老师既体会到古诗词的充沛情感与丰富内蕴,也感受到“白笏章氏吟诵”的独特魅力,深化了对于吟诵艺术的认识。

章灵泓.jpg

随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副校长吴春玲带来《吟诵回归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究》的报告。报告中,吴老师强调了吟诵的重要性,介绍了普通话吟诵诗词的具体方式,主张将吟诵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吟诵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吟诵教学法的参考流程,认为吟诵的巨大作用可以概括为找回三大法宝,解决六大难题。从吴老师的讲座中,与会老师们意识到了吟诵教学的可行性。

吴春玲1.jpg

沈括小学青年骨干教师李煜琳带来古诗文观摩课《君子有三乐》。该课依托育灵童小学《国学》教材第八册第14课的课文。李老师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条目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孟子》著名选段《君子有三乐》,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并结合个人理解,讨论“君子有三乐”的具体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对于经典原文的疑惑之处,并经过相互提问和讨论,不仅做到熟读经典,而且理解了经典大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李煜琳 君子有三乐.jpg

杭州市余杭区沈括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施金泉以“小学传统经典课程校本化实施样态”为题,分享了沈括小学对国学经典课程的实施经验。他将其总结为简易、不易与变易三个方面:学校提供学材、师资、课表、时间、课例、环境、活动等全方位的支持,使经典课程实施变得简易;采取“六化”主张、“四步”学法,解决经典课程实施的不易;主张因地制宜,变化方式以适应经典课程实施的不同要求,以灵活变易推动经典课程的实施。经过施校高屋建瓴的介绍,沈括小学推行经典课程的原则与方法给与会老师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为其他学校推行经典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施金泉1.jpg

24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带来了古诗文课内外学习观摩课——最中国:词的境界——宋词《西江月》二首整合学习。他所用的两首《西江月》,一首为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另一首为育灵童小学《古诗文300篇》六年级上第3课的《西江月·黄陵庙》。王教授以诗词之旅、旅行日记来统摄两篇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同样的方式分析词作的内容、情感,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的境界高格。最后,他引导学生通过写一份《旅游意向书》的方式,将当堂学到的两首《西江月》运用于写作中,既考察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促使学生借助古诗词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创意,从而将古诗文的“学”与“用”相结合起来。在这堂课上,从古诗文的文字内容到品格境界,从课内学习到课外拓展,从文本学习到到实际运用,处处体现着王教授驾驭语文课堂、探索教学新境界出神入化的水平和深刻的智慧。

随后,王教授带来《文脉意识与古诗文拓展教学》的专题报告。王教授介绍了“最中国:词的境界——宋词《西江月》二首整合学习”这堂课的出发点。他特别指出,本课课外拓展诗文所使用的是育灵童的《古诗文300篇》;进而指出,这是一堂单元课,是用大概念来统整课内篇目与课外篇目,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上的探索与尝试。他介绍,本课基于新课标的核心理念——素养,通过《旅游意向书》这个设计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打通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创意表达的机会。对于古诗文的拓展教学,王教授强调抓住文脉,他认为文脉不仅可以统摄语文教材的课内篇目,也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古诗文拓展的视野。对此,他从三个层面予以阐释:一,文脉贯通,拓宽古诗文的文化视野;二,文脉自觉,拓厚古诗文教材的文化底蕴;三,文脉观照,拓深古诗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王教授的报告既有纵深度,又富有实践意味,为广大学校开展古诗文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王崧舟.jpg

24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广益小学校长郑雪锋带来古诗文课外拓展观摩课——《满江红》。该课所依托的读本是育灵童小学《古诗文300篇》四年级上第25课,对应四年级上统编语文教材的第七单元家国情怀。郑老师带领学生在了解南宋历史、南宋名将岳飞的基础上,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诵读《满江红》,引导学生掌握词作的节奏与情感,体会作品的内涵。郑老师的课,情绪饱满,感染力强,使学生对《满江红》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从课内学习到课外拓展的目的。

郑雪峰 满江红.jpg

原深圳市教科院教研中心副主任、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带来古诗文课内外学习观摩课——《在狱咏蝉》《秋夕》《春愁》。该课所依托的读本是育灵童小学版《古诗文300篇》,三首诗分别选自第一单元第4课、第三单元第10课、第五单元第18课。赵老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诵读方法进行课外古诗文积累。他首先提出,古诗诵读有三个层次: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节奏,三是读出韵味;然后,他一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把握这三个层次。最后,赵老师指出,对于具体的作品应该深入体会其独特的内涵,比如《秋夕》的孤独寂寞,《春愁》的山河沦落的国耻,《在狱咏蝉》的高洁品格的寄托。赵老师的循循善诱,使学生们学习到了格律诗的诵读方法,由此掌握了拓展课外古诗词的一个方法。

随后,赵老师做了专题报告——“诗语解读规范化”。对于如何在课堂上解读、教授古诗词,赵老师提出了四个层面:诗语品读,从诗体、音律等诗歌语言层面入手;诗美鉴赏,从诗歌意象意境等艺术审美层面入手;诗心探幽,从时代背景、诗人生平的创作背景层面入手;诗道寻踪,从中华文化的文化层面入手。其中,赵老师着重讲到了第一层诗语品读,告诫老师要加强对古典诗歌语言形式的学习。最后,赵老师恳切提醒大家:吟诵进课堂,要慎重,吟诵只是古诗文教学的点缀,而不是主体。

赵志祥-课外古诗词诵读1.jpg

 25日上午,沈括小学区级骨干教师刘晓芬带来二年级下观摩课——《六麻》。该课依托育灵童小学《国学》第四册《笠翁对韵》的第11课《六麻》。刘老师主要通过四个不同学习任务展开教学:读正确,解决了疑难字的读音与课文节奏;品韵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课文中的文化韵味;说感受,鼓励学生对本课的对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学吟诵,通过辨别平声仄声,配合手势,帮助学生感受到《笠翁读音》声韵之美。刘老师的课节奏明快,方法得当,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诵读,体会到了汉语的美妙之处,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刘晓芬 六麻.jpg

 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著名特级教师吴福雷带来五年级下古诗文观摩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吴老师从中唐诗人韩愈对杜甫的高度评价引入,首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字词;继而提取诗中地名,通过地图向学生展示,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然后,他通过讲述洛阳、剑外对于杜甫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此诗的内涵,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画面,通过分析诗作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经过吴老师的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杜诗的艺术境界。

随后,吴老师以“古诗教学要五‘读’俱全”为题做了分享。吴老师指出,古诗文教学要读准、读对、读深、读活、读出自己。除了教授古诗文,吴老师也擅长诗歌创作。他认为,作为教师不仅要能够读诗、品诗,也要会写诗。这三者对于古诗文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吴福雷-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jpg

 经过两天半的时间,全国小学古诗文课内教学观摩与课外拓展研讨培训会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针对小学古诗文的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尤其是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深度结合起来的问题,与会专家、名师通过精彩的示范课和专业的分享,提出了各种真知灼见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与会的校长与老师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表示他们对于古诗文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育灵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机构,将一如既往地搭建展示、研讨和交流的高质量平台,为全国广大语文教师和各地学校提升古诗文教学和拓展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